來源: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作者: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發布時間:2011-12-29 查看次數:1375
本報訊“雖然5月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了幾次降水過程,但總降水量相對于歷史同期明顯偏少,氣象干旱仍然持續!痹谌涨芭e行的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
陳振林表示,北方冷空氣勢力強大,向南擴張明顯;南方熱帶系統不活躍,水汽輸送條件弱,水汽向大氣輸送偏少的情況達到70%以上,不利于冷暖氣團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交匯,因此難以形成有效降水。
5月27日,長江中下游地區氣象干旱達到黃色預警級別。據了解,2011年春季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異常偏少,平均降水量為193.9毫米,較常年同期的410.4毫米偏少52.8%。與此同時,該地區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0.7℃。
此次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的氣象干旱,導致江河、湖泊水位異常偏低,水體面積減少明顯,氣象干旱還導致水產養殖業遭受損失,水運和生態環境受到影響。
據介紹,5月28日衛星遙感監測到的鄱陽湖水域面積約為2010年同期的34%,較近6年同期平均值減少約40%;洞庭湖水體面積約為2010年同期的31%,較近6年同期平均值減少約50%;江蘇主要湖泊水體面積均有不同程度減小,其中高淳石臼湖已接近干涸。
長江中下游地區歷來被稱作“魚米之鄉”,但今年以來卻出現罕見的連續干旱。對此,陳振林表示,受干旱嚴重影響的湖北、江西等長江中下游地區不是小麥主產區,此次干旱對夏糧豐收影響不大。
根據中央氣象臺預測,6月3日~7日,長江中下游地區將出現一次中到大雨天氣過程,但憑借此次降雨過程解除旱情的可能性不大。
針對外界廣泛關注的三峽與長江中下游干旱的關系,陳振林說:“在三峽工程開建時期,我們就在該區域設了氣象觀測點,長期進行對比觀測分析。大壩蓄水前后,氣象部門的專家也針對大水體與局部小氣候的影響作了分析,觀察結果表明,對降水沒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