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作者: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發布時間:2014-12-31 查看次數:611
2014年,注定是環境法治發展歷程中不同尋常的一年。這一年,環境形勢依然嚴峻,環境法治快馬加鞭。伴隨著對美好環境的憧憬,環境法治進入變革時代。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環境保護注入強大動力。嚴峻的環境形勢,賦予環境法治建設以歷史重任。要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立有效約束開發行為和促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生態文明法律制度,強化生產者環境保護的法律責任,大幅度提高違法成本。
期待通過建立健全自然資源產權法律制度,完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態補償和土壤、水、大氣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等法律法規,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保駕護航,為滿足人民群眾新期待建功立業。
史上最嚴,實施也當最給力
新《環保法》凝聚共識高票通過審議
延續著2013年的高度關注,《環境保護法》修改依然是2014年環境法治的熱點。作為環境保護領域的基本法,《環境保護法》的每一步修改都牽動人心。2014年,25年難改的《環境保護法》通過了審議。
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修訂后的《環境保護法》(以下簡稱新《環保法》)。新《環保法》一共7章,70條,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實施。較之舊法,新《環保法》首次將生態保護紅線寫入法律,新法還從法律層面加大懲罰力度,明確提出對違法排污企業實行按日連續計罰,罰款將上不封頂。
從爭議到共識,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要求、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創新的新方向從沒有改變!皩ΜF實的針對性、對未來的前瞻性、權利義務的均衡性”,是新《環保法》的3個突出特點。
除此之外,新《環保法》在幾個重要領域內都有重大突破。第一個突破是推動建立基于環境承載能力的綠色發展模式。第二個突破是推動多元共治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第三個突破是新修訂的《環保法》加重了行政監管部門的責任。
回溯修法歷程,各界期盼的新《環保法》修改可謂艱辛。針對此次修改,環保部門至少研究了10年,啟動修改以來調研論證歷時3年半,由全國人大環資委提出一審稿后總共歷經4次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后兩次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第一次收到社會各界1.2萬條意見,第二次收到2000多條意見。最終,現階段最有力度的《環保法》凝聚著最大共識高票通過。
在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新《環保法》的出臺,無疑是提振環保工作的強心劑。新《環保法》出臺,曾經引發了環境法學界的研究解讀熱潮。有法學專家稱,新《環保法》“史上最嚴,卻最難實施”;鶎迎h境執法人員對新《環保法》有期待,也有疑問,一度認為,新《環保法》缺乏細則,在基層環境執法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實施難度大,而且其規定的追責條款讓環保人員感到“壓力山大”。
如何推動新《環保法》實施,讓“高大上”的法條扎實落地,使其真正發揮作用,成為環保工作面臨的新課題。為配合新《環保法》實施,各級環保部門開展了對新《環保法》的學習以及對企業和公眾的普法宣傳。2014年12月,環境保護部審議通過了《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查封、扣押辦法》、《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辦法》和《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等,這些配套規定為新《環保法》實施提供保障和支持。
2015年1月1日,新《環保法》將正式實施,這既是進一步推進環保工作的重大機遇,也是考驗環保部門落實依法治國要求、加強依法治理的重大挑戰。在新年來臨之際,我們相信各級環保部門已經做好做足準備迎接新《環保法》實施。
霧霾推動大氣法重新修訂
人大審議《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
2014年,全國大范圍地區霾情不斷,“等風來”成為不少人的期盼。污染仍在持續,來勢洶洶的霧霾讓大家深刻地認識到,環保沒有局外人。霧霾推動大氣法大修,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法》成為社會各界強烈的訴求。
現行《大氣污染防治法》制定于1987年,并于1995年、2000年先后做過兩次修改,距今已近14年未做修改。
2014年6月,4個高級別的檢查小組已經開始奔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展開為期4個月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專項執法檢查工作。此時,大氣法修改已列入了本屆人大五年立法規劃,《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提上日程。
9月,備受矚目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工作終于又邁出實質性一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了《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及關于征求意見稿的說明。
11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草案強調源頭治理、全民參與,強化污染排放總量和濃度控制。會議決定,草案經進一步修改后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12月2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分組審議了國務院提請審議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目前正在進行第三次修改的“修訂草案”,從原來的7章66條到現在的8章100條。據介紹,草案明確了分配總量指標、發放排污許可證的原則和程序;強化對新生產機動車、在用機動車、油品質量環保達標的監督管理;并增加專述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合防治、專述重污染天氣應對等章節。
修法的腳步如此急切,《大氣污染防治法》修改集中針對了目前大氣污染防治的需求。
此外,地方立法積極應對大氣污染。1月22日,全國首部地方性防治大氣污染條例——《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通過,并與3月1日正式施行!稐l例》分8章130條,規定了在重污染日應急狀態下,北京市將責令有關企業停產或限產、限制部分機動車行駛等內容。APEC會議期間,北京市收獲了珍貴的藍天,檢驗了大氣污染治理措施的效果,積累了京津冀等大氣污染治理的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大氣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立法也于2014年列進了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目前,《土壤污染防治法(建議稿)》已經基本形成,正在征求各方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