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作者: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發布時間:2014-12-10 查看次數:1416

果殼菜皮、剩飯殘羹,這些困擾小區環境已久的生活垃圾并沒有人們想象中那么難以處理。借助一間占地約40多平方米的全封閉小屋,整個社區內的濕垃圾可以“瘦身”八成,而這僅依靠一臺3米多長的分揀臺、一臺如普通書報亭般大小的廚余垃圾減量預處理機和一臺干燥設備。今天上午,由市綠化市容局、市廢棄物管理處、市環保產業協會、楊浦延吉新村街道多部門共同推出的本市首個社區濕垃圾減量預處理示范基地正式掛牌。
廚余垃圾水多油多
據悉,目前本市生活垃圾的日產量已超過2萬噸。社區廚余垃圾普遍具有這些特點:粗蛋白和粗纖維等有機物含量較高,開發利用價值較大,但易腐并產生惡臭;含水量高,熱值低,不便于收集運輸,處理不當容易產生滲濾液等二次污染物;油類和鹽類物質含量較其他生活垃圾高,對資源化產品的品質影響較大。因此,社區廚余垃圾可在合理的分揀之后,進行脫水及油水分離等預處理措施。
今天在延吉七村亮相的社區濕垃圾減量處理機采用了物理分離以及高溫烘干等疊加式處理技術。分揀之后的廚余垃圾被倒入后,機器首先會對垃圾進行壓縮處理,隨后通過高速旋轉的離心裝置,將固體與液體盡可能分開。一般情況下,機器每次處理過程約耗時120-180分鐘,一次性可處理2-3噸廚余垃圾,脫水分,重量同比投放前減量幅度可接近80%,完全可滿足整個小區日常生活垃圾產出的處理需求。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示范基地采用的是全封閉設計,充分采用了半通透式天花板材料的環保特性,借助自然光為室內提供照明,體現建筑整體的環保性。
預處理可減量八成
據了解,作為首個“社區濕垃圾減量預處理示范基地”,延吉七村現有戶數2737戶,戶籍人數6015人,常住人口7318人。以往整個小區日均產出生活垃圾60-80標準桶共5-8噸,經過前期分揀以及使用廚余垃圾減量處理機的處理,可“瘦身”至8-12桶,以及相對集中的廢棄油脂。這些預處理殘留物都將納入到環衛的垃圾收運體系之中,不僅大量減輕垃圾運輸、處置的負擔,同時可達到明顯的垃圾減量效果。
這是本市首個“社區濕垃圾減量預處理示范基地”,也是國內首先嘗試在源頭區域對生活垃圾大幅減量處置的政府重點科研課題,今后該基地將逐步集科學研發、環保實踐、社區參觀、行業交流以及崗位培訓等多種功能為一體,成為社區環保治理的標志性精神文明樣板工程。同時,該基地接受為全市200多個街鎮政府提供“社區濕垃圾減量預處理集成解決方案”免費咨詢、免費參觀考察交流等,預約熱線400-821-7808,或登錄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官方網www.riogranderavens.com下載免費參觀登記申請表。
本報記者 郭劍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