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作者: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發布時間:2014-12-09 查看次數:527
煤炭是我國大氣污染的最大元兇。在昨天(8日)舉行的“2014中國科協熱點問題學術報告會”上,中國氣象學會大氣成分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小曳在主題報告中指出,煤炭是我國大氣污染“罪魁”,燒秸稈、餐飲等確實對重污染形成有貢獻,但它們不是決定性因素。
不清潔能源過量使用致霧霾嚴重
張小曳說,造成嚴重霧霾的污染物構成是一種叫“氣溶膠”的物質,燒煤是最主要的來源。2008年前后,北京的污染物中燃煤還是很主要的來源,機動車排在第二位,F在,北京燒煤量在大城市中比例最低。但走出北京,如北京西南方向100多公里的河北固城,2007年、2010年、2013年的基本排放源主要都是煤。各種污染源的比例在不同的年份有不同的變化,但主體的污染源沒有實質性變化!安磺鍧嵞茉吹倪^量使用是我們霧霾嚴重最根本的原因!睆埿∫繁硎,機動車尾氣對霧霾的影響比較嚴重,但沒有燃煤嚴重。
張小曳指出,不論在城市還是城郊,中國陸地的六種氣溶膠濃度總和在世界范圍內均較高,僅次于南亞城市,遠高于歐洲和美洲的城市與城郊。
“中美一個簡單的對比,中美國土面積相當,美國每年只消耗6億至7億噸煤,我國去年的消耗量是36.1億噸煤,可見我們有多大的污染!睆埿∫氛f,我國中東部地區、以珠三角為主體的南部地區,大概150萬平方公里是煤消耗最大的,在這些區域每平方公里每年有2000噸的煤炭消費。
張小曳說,除了燃煤發電以外,我國還有一半的煤是散燒煤,主要是20噸以下的鍋爐,比如小區里燒蜂窩煤、縣級企業用小鍋爐加熱材料等。
云霧對人體也有危害
張小曳認為,霧霾的背后是PM2.5污染的問題。這個污染表現在兩方面:“霾”和“霧”。當PM2.5在空氣中達到一定濃度,使得能見度低于10公里,即為“霾”。PM2.5共6類7種主要成分,有一些成分在相對濕度比較大時會吸濕,當空氣條件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活化,變成云霧的凝結核。PM2.5成為凝結核之后會迅速吸水,在空中形成小的水滴,形成云霧。云霧滴使能見度為1至10公里時,為“輕霧”,當空氣中絕大部分都被云霧滴所控制,能見度低于1公里時,叫做“霧”。這種云霧對人也是有危害的。因為云霧滴的凝結核是PM2.5,有一部分會被吸到人體里,掉到食物上或者是水源地,那就是污染。
美國使館數據有利于我國比較研究
在回答如何看待美國大使館的PM2.5數據問題時,張小曳認為,不知道美國大使館數據中是否有相對濕度的控制,如果沒有,數據在相對濕度大于70%的時候可能虛高。張小曳認為要綜合看這個數據,更多的數據有利于我國用來比較,從而得到更準確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