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作者: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發布時間:2014-12-08 查看次數:571
據《日本農業新聞》報道,在柑橘種植行業,每年有大量的柑橘因為果實破損,或是質量不佳等原因被廢棄。三重縣的柑橘產地每年產量達到1萬噸,除了榨汁后的殘渣外,還有約300噸不符合規格的柑橘被廢棄。
三重大學研究生院教授田丸浩率領的研究小組,利用能實現糖化和發酵的兩種微生物,將柑橘等廢棄物放置在一個容器內完全實現糖化,無需預先處理,就能夠有效生產出生物丁醇。
研究人員把存在傷痕而不能上市或腐爛的柑橘連皮投入發酵罐中,利用厭氧性食纖維梭菌,用一周時間實現完全分解和糖化;然后利用發酵生產中常用的丙酮丁醇梭菌進行發酵,制成含有70%生物丁醇的燃料。實驗中,3公斤柑橘榨汁后的殘渣在10天內制造出20毫升生物丁醇。
利用這一技術,除柑橘外,蘋果、甜菜、甘薯、稻草、廢紙以及利用木材生產紙漿后的廢棄物都可以用來生產生物丁醇。
目前,生物燃料的主流是生物乙醇。與生物乙醇相比,生物丁醇在燃料性能和經濟性方面有明顯優勢,能與汽油達到更高的混合比,而無需對車輛進行改造,單位體積儲存的能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