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母親河”
來源: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作者: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發布時間:2014-12-04 查看次數:560
昨日上午,筆者首先來到薔薇河支流東站引河,雖然這里已不再是市茅口水廠和第三水廠取水口所在河道,但其下游企業生產生活仍離不開這條河。該河道外圍即是海州區沈圩社區,狹長的河堤外滿是人家。行走在東站引河右岸河堤,幾乎每隔三四十米就能發現各種生活垃圾堆積。出于保護水源考慮,有關部門在河道右岸增設了綠色的護欄,但偏有人弄壞護欄,并隨意進入河岸釣魚或進行其他活動。沿河堤而下可以發現,其河床部分地段種植了大量小麥、青菜等農作物。而在對岸的富安閘口兩側,可以清晰地看到,河堤上幾乎是連片種植了小麥,其總量遠超2000平方米。 據一同前往的市水利局水資源處范興業介紹,薔薇河是市區水源地,此前相關部門曾聯合對河道及兩岸進行治理,先后遷移了上千座墳墓,清理了大量雜物,并嚴禁在河堤及河床種植農作物。雖然當前有關部門仍未放松對這里的監管,但最近河道兩岸重現亂象,其中農作物種植是最大的問題。農作物本身或許沒有什么不良影響,但如果種植者在其生長過程中施肥或噴灑農藥,將會給河道帶來嚴重污染,直接影響到水質,并給下游企業生產生活帶來不確定影響。除東站引河外,筆者還在薔薇河洪門段、錦屏鎮段以及東海張灣鄉段的河堤上發現生活垃圾,而且只要河堤沒有樹木生長,就存在農作物種植現象。 面源污染、工業生產不可小視 上述可能的污染源或許只是小范圍,薔薇河兩岸面源污染及酸洗石英砂則不可小視。筆者沿薔薇河逆流而上,發現東海張灣及平明兩鄉鎮農作物均已收 。ň庉嫞呵f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