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作者: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發布時間:2014-07-16 查看次數:598
受近日持續強降雨影響,湖南湘西鳳凰古城境內的沱江水位猛漲,古城大部分區域進水,景區已經關閉,目前鳳凰全城停電。景區內一座風雨橋被沖垮,F在武警消防官兵已經進入鳳凰古城,對沿江及積水住戶和游客進行疏散。來自鳳凰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消息顯示,全縣有24個鄉鎮16.5萬人受災,臨時緊急轉移近12萬人,倒塌房屋21間。截至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稿時,縣城新城區基本恢復供電,古城區也有小部分街區用電恢復。
7月以來,湖南中西部連遭暴雨襲擊,鳳凰縣內沱江水位連續告急,昨天清晨,特大洪水再次過境鳳凰古城,古城沿江房屋一層全部沒于水下,古城內平地水深一米,鳳凰縣城全城停電,位于沱江上游金水寨的風雨橋被洪水摧毀。暴雨持續下,鳳凰古城今日或迎有記錄以來最大洪峰,建于明洪武初年擁有600余年歷史的虹橋遭遇最嚴峻考驗。
沿江店鋪一層全部沒于水下
昨天一段驚人的視頻現身網絡,在滔滔洪水的襲擊下,一座建筑精美的廊橋在不到2分鐘內就被沖得支離破碎。這里就是著名的湘西鳳凰古城,自進入7月來,湖南中西部連續遭遇暴雨襲擊,從鳳凰古城繞城而過的沱江水位暴漲,截至昨天,鳳凰古城的城墻已全部泡在水中,古城內大面積內澇,全部沿江店鋪一層此時已沒于水下。
大雨中,搶險救援的消防官兵乘著沖鋒舟出沒于平時沿江人來人往的街道,洪水的襲擊已讓整個鳳凰縣城全城斷電,不同于往日的燈火輝煌,昨天入夜的鳳凰古城漆黑一片。由于往日燈光過于耀眼,鳳凰縣第二民族中學的教師吳建輝已經多年沒有在縣城內抬眼看到過星空,但昨天他看到了滿天星斗,“幾乎跟每家微弱的燭光連在一起了”。
洪水沖毀廊橋的視頻便是吳建輝拍攝的,被沖毀的是位于沱江上游金水寨的一座風雨廊橋。鳳凰古城公司的劉陸文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被沖毀的風雨橋并非像網絡傳言中所說的由藝術家黃永玉捐建,黃永玉在鳳凰捐建4座廊橋,分別命名為“風、雨、雪、霧”,這4座橋在建筑時均內嵌了鋼筋結構,雖然相比于被沖毀的風雨橋更為堅固,但洪水的水位早已高于廊橋的承受能力,4座橋都已有大部分沒于水下,現在岌岌可危。
上游水庫連續告急
“鳳凰古城遭遇的這場特大洪水不是朝夕形成的,事實上從7月初開始沱江就連續超過警戒水位!兵P凰縣氣象局一位負責人表示,“這場大雨從6月底就開始不停地下,到7月3日的時候,沱江上游長潭崗水庫就向縣里告急了!
長潭崗水庫建于沱江上游,距鳳凰縣城僅有12公里,7月3日,庫容量接近1億立方米的長潭崗水庫超越警戒水位,水庫后面460平方公里的急雨區域已全部裝滿。7月4日下午1點,長潭崗水庫第一次開閘泄洪,田昌秀就是在那天跟隨民警的疏散離開了自己的客棧。7月4日一次泄洪,沱江水位便上漲了近一米,此后10天暴雨不停傾瀉,長潭崗水庫不得不接連錯峰泄洪。
鳳凰縣委縣政府從7月初便召集水利、氣象、安監、水文等相關部門細致布置泄洪計劃,雖然這場特大洪水正在慢慢淹沒古城,但過程中卻沒有出現一起傷亡情況。
今日或迎最大洪峰
昨天上午,湖南省各級氣象部門進入暴雨Ⅲ級應急響應狀態,暴雨預警由藍色升級為橙色,準備迎接降雨最強時段,預計今天湖南中部以北地區將再次迎來大暴雨。同時昨天中午11點51分,湘西水文局發布洪水紅色預警,預計4小時之內,沅江二級支流沱江鳳凰河段將出現超過歷史最高水位1米左右的洪水。
昨天清晨沱江上游金水寨風雨廊橋被洪水沖毀時,洪水已經填滿了鳳凰古城虹橋的橋洞,而橋洞在平時至少高于水面3米。鳳凰虹橋是一座初建于明洪武初年的歷史古跡,擁有超過600年的歷史,沱江洪水有記錄以來最大的一次出現在民國3年的1914年,當時遭遇的是3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虹橋在那次洪水中遭受重創。雖然橋上回廊被全部沖毀,但橋體頑強保存了下來。
今日沱江將迎來超越1914年的洪峰,這座600余年歷史的虹橋遭遇有史以來最嚴峻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