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作者: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發布時間:2014-04-27 查看次數:677
2014-4-27 9:43:07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更多
據通報,造成漢江武漢段氨氮超標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4月20日至22日,武漢市及其上游孝感市普降大雨,孝感漢川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自21日至24日8時開啟漢川閘、漢川泵站閘搶排漬水3644萬方,氨氮濃度最高值為3.27mg/L,其中漢川閘排水586萬方,漢川泵站閘排水3058萬方。
湖北省環保廳26日1時發布的《關于漢江武漢段水質異常情況調查的通報》稱,造成本次漢江武漢段氨氮超標的原因有三方面,但漢江上游漢川閘和漢川泵站閘排放長期積累漬水系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據通報,造成漢江武漢段氨氮超標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4月20日至22日,武漢市及其上游孝感市普降大雨,孝感漢川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自21日至24日8時開啟漢川閘、漢川泵站閘搶排漬水3644萬方,氨氮濃度最高值為3.27mg/L,其中漢川閘排水586萬方,漢川泵站閘排水3058萬方。經專家對漬水濃度、排水量及漢江污染的測算分析,兩者在時間和污染程度上吻合,初步認定這是造成漢江流域氨氮濃度超標事件的主要原因。
其次,4月份正值江漢平原小麥等農作物施氮肥的時間,由于近期強降雨,部分農業面源污染源隨地表徑流進入漢江,使得漢江每年該季節氨氮濃度略有升高。
此外,長江水量大、水位高,對漢江水流下泄產生頂托作用,致使漢江匯入長江流速十分緩慢(約0.2米/秒),不利于污染物下泄,客觀上形成污染水團在武漢段滯留。
截至25日8時,漢江武漢市入境斷面新溝氨氮濃度低于0.5mg/L,漢江入長江龍王廟斷面氨氮濃度降至0.85mg/L。根據監測數據分析,武漢市上游約6公里江段水源已經達到取水標準,目前漢江干流氨氮濃度趨于平穩,武漢江段的污染團峰值已過龍王廟進入長江,長江水質未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