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作者: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發布時間:2011-12-29 查看次數:1408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3月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廠辦大集體改革,繼續壓縮中央部門“三公”經費預算。
會議指出,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是城市管理和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關系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近年來,由于城鎮化快速發展,城市生活垃圾激增,垃圾處理能力相對不足,嚴重影響城市環境和社會穩定。必須充分認識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按照全民動員、科學引導,綜合利用、變廢為寶,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和技術等手段,加強全過程控制和管理,突出重點工作環節,不斷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水平,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通過努力,到2015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50%的設區城市初步實現餐廚垃圾分類收運處理。
會議確定了以下政策措施:(一)切實控制城市生活垃圾產生。推廣使用城市燃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和菜籃子、布袋子,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和過度包裝,促進源頭減量。逐步推行垃圾分類,當前重點推進有害垃圾和餐廚垃圾的單獨收運、處理。推廣廢舊商品回收利用、焚燒發電、生物處理等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方式。(二)增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完善收運網絡,推廣密閉、環保、高效的垃圾收運系統。強化規劃引導,推進垃圾處理設施一體化建設和網絡化發展。選擇適用技術,加快設施建設。嚴格規范操作,提高設施運行水平。加快存量垃圾治理。(三)強化監督管理。完善法規標準體系和市場準入制度,加強對設施運營狀況和處理效果的監管,開展年度考核評價并公開結果。完善全國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監控系統,定期開展排放物監測。(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寬投入渠道,嚴格執行并不斷完善稅收優惠政策。按照“誰產生、誰付費”的原則,推行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新區建設和舊城區改造要優先配套建設垃圾處理設施。強化對垃圾處理技術和設備研發的支持。大力培養專業人才。保障環衛職工合法權益。會議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省級政府負總責、城市政府抓落實的工作責任制,強化分工協作和宣傳教育,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