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作者: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發布時間:2011-12-29 查看次數:1686
(2)水污染控制技術和設備 發達國家的水處理設備品種繁多、技術性能穩定,已具備成套化、標準化、自動化的優勢。水處理設備主要包括工業廢水處理
(2)水污染控制技術和設備
發達國家的水處理設備品種繁多、技術性能穩定,已具備成套化、標準化、自動化的優勢。水處理設備主要包括工業廢水處理設備、城市廢水處理設備、糞便處理設備和污泥處理設備。
工業廢水處理技術和設備包括物理法、化學法、生化法和物化法。其中,物理法技術和設備歷史悠久,由于高科技產品的應用,其技術仍具生命力。英國開發研制的超濾設備被世界各國廣泛應用于造紙、食品等工業的廢水及深度處理中;日本大忘造紙公司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超濾廢水處理裝置;美國大約有10個反滲濾和超濾系統用于核工廠。生化法處理技術近來也有新發展,如美國杜邦公司開發研制的活性污泥-粉末活性碳法用于城市污水處理,由于其具有氮、磷去除率高而被美國環保局加以推廣。
城市污水處理技術和設備基本與工業廢水相似。發達國家對城市污水大多采用建立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的方法,其城市污水處理率普遍達到60%以上,城市污水處理廠普及率達90%以上。
(3)固體廢棄物處理技術和設備
固體廢棄物主要包括工業廢棄物和城市垃圾,發達國家主要采用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技術進行處理。工業廢棄物的處理方法主要有回收、填埋、焚燒、中間儲存和國外處置等。隨著對固體廢棄物立法和管理制度的不斷加強,發達國家普遍把研究和技術開發置于優先地位,首先盡量養活廢棄物的發生量,其次對產生的廢棄物加以充分循環利用,最后才是處理或處置。
目前,發達國家主要采用衛生填埋法、堆肥法和焚燒法來處理城市垃圾,甚至建立垃圾發電廠。如日本對生活垃圾的分類與收集時間有明確規定,垃圾大致分為五類:資源類、可燃類、不可燃類、有毒類和大型垃圾。在治理“白色污染”方面,發達國家除了嚴格立法以禁止或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之外,主要依靠高新技術開發光降解塑料、全生物降解塑料和光/生物雙解塑料;另外,通過遺傳工程培育植物塑料技術有望取得突破性進展。
3、環保市場競爭激烈
發達國家早在70年代就形成了以污染控制設備為主體的環保市場,并一直穩定發展,近年來由于綠色產品的行銷,環保市場出現持續增長的勢頭。目前,世界環保設備和服務市場仍是以美、日、歐洲等發達國家為主體。據統計,目前全世界環保市場達到3000億美元/年,其中美國和加拿大約占1000億美元,日本和歐洲占1000億美元,其他國家占1000億美元,并且世界環保市場以每年以7.5%的速度增長。由于發達國家環保技術相近,環保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美國的脫硫、脫氮技術,日本的除塵、垃圾處理技術,德國的水污處理技術,在世界上遙遙領先。在無氟制冷技術方面美國和歐洲展開了爭奪,日本和歐洲在資源回收上進行角逐。由于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技術明顯落后,其環境市場也成了發達國家爭奪的對象。發達國家紛紛采取措施,鼓勵環保技術的出口。美國政府公開表示,環保產品享受出口免稅、出口信貸優惠,并在商務部下設環保產品出口辦公室,專門負責環保產品的全球促銷。日本政府也不甘示弱,提出以21世界綠色地球為新主題的“綠色地球百年行動計劃”,積極扶持其環保產業。德國歷屆政府都把環境領域置于優先發展的地位。一些國家荷蘭、澳大利亞、意大利等在環境技術上都擁有各自的優勢。在爭奪國外市場的同時,發達國家不斷以“環境標準”設立新的貿易壁壘。美國、歐盟都擴大了以保護環境為由的禁止進口的品種,或者將進口產品的環境質量標準修訂得更加嚴格。德國、法國、荷蘭等國已率先提出對進口的紡織品染料必須進行不含偶氮物質的檢驗的要求。
4、環保產業發展的特點
(1) 高新技術快速滲入環保產業
由于發達國家環境標準的愈加嚴格以及國內市場的日趨飽和,引進高新技術,增強環保效果和降低成本,才能保持競爭優勢。目前,電子及計算機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工程技術已廣泛應用于環保產業的各個領域。
(2) 綠色產品和清潔生產成為時代的潮流
由于發達國家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綠色產品和綠色標志悄然興起,綠色營銷已成為大公司提高自身形象、增加產品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環境問題的解決已從尾部控制轉向源頭控制,推行“清潔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