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作者: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發布時間:2011-12-29 查看次數:1486
你提出的第三個問題是關于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問題,簡單地說,要發展,不保護環境,確實是很容易。要保護環境,不搞發展,也很容易。關鍵是既要發展,又要保護環境,做到環境和經濟發展相協調,里面確實有一個“度”的問題,掌握好這個“度”是政府的責任,特別是各級地方政府的責任。如何掌握這個“度”,首先要解決地方政府的認識問題,“十一五”有很好的經驗,就是落實地方政府的責任制。地方政府既要負責經濟發展,也要負責環境保護,既要完成經濟增長、職工就業、民生保障的任務,也要落實改善環境、保護人民健康的責任!笆晃濉蔽覀冊谶@個方面有很好的經驗,“十二五”將繼續按照這個經驗來辦,落實好地方政府的責任。
香港明報記者:去年很多省市為了實現減排目標,出現了拉閘限電的情況。您剛剛說了會把環保的一些目標和責任落實到地方各級政府。但您也說了,地方各級政府現在發展經濟的勁頭比較足。很多時候大家知道有的省追求GDP,要建立一個GDP大省,卻很少把創立環保大省作為目標。您覺得有沒有一些具體的措施能夠獎勵地方政府,讓他們把環保作為像追求GDP一樣的目標?
張力軍:你提的問題里面可能還有不準確的地方?梢哉f到目前為止,各省市區確實都想把自己發展成為經濟大省,有這樣美好的愿望,當然這個愿望我們也是支持的,但前提是要保護好環境。你提的問題不夠準確在哪兒?我們現在也有相當多的省(自治區)提出“環境優先”。像江蘇就明確提出環境優先。最近新疆也提出要“生態立自治區”,我們有10多個省(自治區)正在創建生態省(自治區),這說明許多地方的黨委和政府對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還是有正確認識的。
作為環境保護部門來講,我們是支持地方政府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的,我們也在研究對這些省份加大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力度給予經濟政策方面的支持,比如說我們現在正在和財政部研究實行生態補償機制。
中央電視臺、中國網絡電視臺記者:盡管“十一五”期間,我國的環保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環境保護部的負責人近日在多個場合表示,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形勢依然嚴峻、壓力持續加大。請問形勢的嚴峻表現在哪些方面?壓力又來自何方?環境保護部準備如何應對?
張力軍:“十一五”中國的環境保護確實是取得了非常明顯的進步,環境質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我國的環境形勢依然是很嚴峻的,這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我國傳統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很大,超過我國的環境容量,致使一些地區環境質量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標準。二是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新的環境問題也在我國不斷地產生,特別是危險化學品、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電子垃圾等,這些污染物的產生都帶來一些新的問題。特別是在損害人體健康方面,這類污染物的危害更大。三是水和大氣的環境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好,土壤的污染問題現在又凸顯在我們面前,我們必須把土壤污染防治作為環保工作的又一重點,所以我國的環境形勢依然是嚴峻的。
你提的第二個問題是環境壓力表現在哪些方面。我國現在仍然是發展中國家,人們的生活水平還不算太高,就業形勢嚴峻,所以各級政府發展經濟的勁頭還是很大!笆晃濉逼陂g,我國煤炭的消耗據我們現在掌握的情況看,就增長了10億噸。根據“十二五”的需求情況,我們也進行了簡單的測算,煤炭的增長量很可能還會達到10億噸左右。同志們、朋友們可以想一想,在我們這樣一個國土范圍內,如果再增加10億噸煤炭燃燒的排放,對我們的環境影響會有多大。
另外,我國城市化的進程正在加快,城鎮化率在“十二五”要有明顯的提高。一批農民將要轉移到城鎮來生活,對我們的環保設施需求增加的壓力也非常大。這些壓力都反映在環境質量上,如果這些污染物治理不好,環境保護形勢將會更加嚴峻,所以我們感到“十二五”環保壓力更大,這里面我還想突出地說一下落實科學發展觀、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問題。由于我們各地的發展勁頭比較大,經濟在“十二五”還會有一個比較可觀的增長速度,如果這個增長速度是以科學發展為基礎的,對環境的壓力會小一些。但是如果是繼續走能源的高消耗、資源的高消耗、污染的高排放這樣的一條路子,我想環境保護的壓力會更大。所以我們部在分析“十二五”的形勢時感覺壓力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