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作者: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發布時間:2012-03-01 查看次數:2179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擁有了自己的汽車。當人們在以車代步提升生活品質的同時,可曾知曉,新車車內環境質量的好壞對人的身體健康有著直接的影響。近年來,隨著國內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有車族們在車內度過的時間越來越多,汽車內空氣污染給人體健康帶來的危害也逐漸被社會所關注。
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與上海裝飾俱樂部始于2011年11月11日聯合啟動的 “上海首輪百輛新車車內污染物免費檢測暨車內環境調研公益活動”,而首輪車內空氣質量污染隨機性調研的采樣分析與檢出數據已于2012年1月5日首次面向社會公布。
為了更進一步調查上海新車污染的現狀,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與上海裝飾俱樂部于2012年1月11日正式啟動了“上海第二輪百輛新車車內污染免費檢測暨車內環境調研公益活動”(第二輪活動),活動經過1個多月的開展,已經圓滿結束。調研數據也已經同步出爐。
第二輪新車車內污染物免費檢測活動主要針對半年以內在上海購買的新車(需提供有效購車發票以及相關車輛與私家車主合法證明復印件等),行駛公里數在2000公里(以達到檢測地點,儀表盤顯示公里數為準)以內,針對M1類型車(至少有四個車輪、包括駕駛員座位在內座位總數不超過九座的小客車)
第二輪活動期間,共接聽來電咨詢的有422人次;全部符合檢測要求的實際受理數量為114輛;本次抽檢采用標準為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國家環境保護部、衛生部制定的《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2002),以其參數類別里的化學性污染物質中的TVOC、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為第二輪活動抽檢的五個重點項目,經實驗室采樣分析的檢測數據顯示,TVOC超標新車51輛約占65.4%、甲醛超標新車21輛約占26.9%、苯超標新車2輛約占2.5%、甲苯超標新車1輛約占1.3%、二甲苯超標新車3輛約占3.9%。
第二輪活動除了針對各項污染進行調查,還針對了新車的品牌及車價進行統計。其中國內品牌車輛60輛,約占檢測數量52.63%,其中41輛超標,約占總超標數量的52.56%;國外品牌車輛54,約占檢測數量47.37%,其中37輛超標,約占總超標數量47.44%;全進口車輛為零。通過對車主的調研得知,盡管是名義上是國外品牌車輛,但其實際生產組裝基地均在國內。
統計顯示:新車價在10萬以下的普通車型共檢測55輛其中超標41輛,約占總超標的52.56%;新車價在11~20萬的中等車型共檢測43輛其中30輛超標,約占總超標的38.46%;新車價在21~30萬的中高檔車型共檢測13輛其中6輛超標,約占總超標的7.7%;新車價在31~40萬的高檔車型共檢測3輛其中1輛超標,約占總超標的1.28%。
第二輪活動,對于車內的溫度要求比首輪檢測時有所提高,在原先要求開啟空調達30分鐘的基礎上增至60分鐘。車內溫度基本在23℃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新車車內中有害污染物的排放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與溫度成正比,當下正值冬季,被檢測的車內五項污染物的揮發,也因外界低溫環境的影響受到一定的抑制。同時TVOC的超標也相對其他污染物較為明顯。由于VOC 具有毒性,當汽車內濃度超標時,短時間內人們會感到頭痛、惡心等,嚴重時會出現抽搐,并會傷害到人的肝臟、腎臟、大腦和神經系統。事實上,車內污染致人傷害案早有發生。
汽車內空氣污染,與室內污染有許多共通之處,但也呈現特殊性和復雜性:首先汽車是移動交通工具,與外界對流熱交換量大,外界氣候條件變化大,對溫度等條件的控制難度加大。其次汽車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車內溫度變化幅度較大。在高溫下,車內零部件及裝飾材料中的有害物質更易揮發出來。另外汽車內空間狹小,密閉性很強,在多數情況下門窗關閉,不利于有害氣體的擴散,污染程度大。
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空氣污染研究專家建議:當新車在行駛的前6個月內時,車主應該盡量少用空調,時常開窗以加強車內通風換氣。如要車內裝飾,飾品須嚴格選擇,防止把含有有害物質的地膠、座套墊裝飾放到車內;如新購買的車內座套等紡織品,應先用清水漂洗以后再使用。慎用香水,目前許多香水是化學合成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污染,在選擇購買時應更謹慎,注意選擇天然材料制作的。車主駕駛新車時,若發現有體征過敏反應,比如感覺熏眼睛、呼吸受刺激,甚至頭暈,建議車主進行車內空氣質量檢測,以盡快發現和治理清除車內污染源。對于體質較弱者、婦女、兒童(尤其是剛出生的嬰兒)和有過敏性體質的人,要盡量避免長時間駕駛和乘坐新車。新車出廠時的車用配飾包裝必須拆除,新車通常會有一些塑料包裝,車主在開始用車后應盡早去除這些多余的包裝,以免原本可以解決的污染悶在車內“發酵”,從而產生空氣污染。
汽車內空氣污染問題與每個人休戚相關,它關系著每個人的人身健康安全,每一個家庭的幸福。政府部門、行業組織、、汽車經銷商、汽車消費者應共同行動起來。除了消費者提高自身環保健康意識,積極關注如何防治汽車車內污染問題外,汽車制造商更應首先嚴格地執行國家環境保護部于2012年3月1日《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推薦標準,國家相關部門應從嚴監管 “車內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濃度要求” 限量控制執行力度,使得執法部門有法可依。汽車制造商更應該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生產選購配置出低毒、無毒,符合廣大消費者滿意的汽車以及相關配套產品,為廣大駕乘者提供真正便捷、健康的交通工具,不再受車內空氣污染的困擾。
第二輪活動檢測統計數據將通過媒體對市民進行公布,并且將提交相關部門,環保專家一致建議:希望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此類基礎研究工作的深入,應該向歐盟及美、日等汽車工業大國制定的車內空氣質量控制的技術法規學習看齊,與時俱進地不斷提升修訂現行的推薦標準,完善健全推薦標準中的檢測項目種類與限量指標,真正達到以環保要求推動節能環保型汽車產業進步及改良發展的生態訴求目標。
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上海裝飾俱樂部
李偉
201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