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作者: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發布時間:2012-02-19 查看次數:1560
摘要: 對水體重金屬的污染現狀、危害、治理途徑及可行性進行簡要的概述, 并對水體重金屬污染植物修復技術類型、原理、特點以及基因工程等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前景作進一步的展望, 為實現對重金屬污染水體進行有效的生態整治與安全高效益利用提供新的技術途徑。
關鍵詞: 重金屬; 水污染; 危害; 治理途徑
近年來, 各種工業(如采礦、冶煉、電鍍等)廢水和固體廢棄物的滲出液直接排入水體, 致使水體含有較高含量的重金屬[1]。20 世紀60 年代, 在日本的富山縣神通川流域, 由于鉛鋅冶煉廠排放的含Cd 廢水污染稻田, 居民長期食用含Cd 稻米和含Cd 水而造成Cd 中毒, 引發“骨痛病”[2- 3]。由于重金屬具有較高的移動性和較低的中毒濃度, 如毒性較強的Hg、Cd 產生毒害的濃度僅為0.01~0.001 mg/L[4], 使得重金屬污染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和延后性。重金屬在水體中不能被生物降解,有些在微生物作用下轉化為毒性更強的重金屬化合物, 如甲基汞進入生態系統后, 經食物鏈的生物放大作用, 逐級在較高級的生物體內富集, 引起生態系統中各級生物的不良反應, 甚至危害包括人體在內的各種生命體的健康與生存[5]。因此, 水體的重金屬污染問題不容忽視。本文就水體重金屬污染的現狀、危害以及治理途徑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簡要的概述, 同時探討相應的防治對策, 以期為保持和重建健康水生生態系統及保障人體健康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