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作者: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發布時間:2011-12-20 查看次數:1571
自2010年10月國務院將節能環保產業列入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以來,浙江銀行業充分發揮信貸杠桿作用,全力支持“低耗能、低排放、高能效”的節能環保項目,助推我省節能環保產業做大做強。截至9月末,我省銀行業節能環保產業貸款達4428戶、余額508.05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53.5%和13.5%。
信貸資源重點傾斜。各銀行機構制定了節能減排行業信貸業務指引,將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綠色經濟等具有節能環保特征的行業作為信貸重點投向之一。如工行浙江省分行明確每年環保產業客戶貸款增速高于法人客戶貸款平均增速,逐年提高環保產業客戶貸款在全部貸款中的比重。
授信政策差別引領。在授信審查方面施行一票否決制,凡不符合節能環保要求的項目一律予以否決;實施客戶名單制管理,以節能減排特征作為信貸準入客戶名單評判標準,對列入重大技改項目、企業技術改造重點領域導向目錄的節能環保企業在授信條件上適度放寬,在審批中開辟綠色通道,在利率上充分優惠。如截至9月末,工行浙江省分行節能環保產業客戶執行下浮利率或基準利率的貸款占38.5%,利率上浮在10%以內的貸款占37.5%,緩解企業資金壓力的同時降低了企業的綜合融資成本。
擔保方式積極創新。一方面,適度放寬抵押擔保條件,將節能環保企業的專利權、商標權等知識產權納入授信資產范圍,先后推出訂單質押、倉單質押、存貨質押、應收賬款質押、收費權質押、股權質押、排污權質押、清潔發展機制(CMD)等20余種新型抵質押模式,滿足了不同企業個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對信譽好的節能環保企業積極推行保證貸款和信用貸款,如泰隆商業銀行9月末節能環保產業貸款余額中保證類貸款占比達99.08%。此外,各家銀行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采取適當提高抵押率的方式提高企業授信額度,進一步緩解了部分環保企業因授信資產少而無法獲取足額授信支持的現狀。
融資模式多元發展。大力推廣國內保理、信用證、承兌匯票、網絡循環貸款等業務品種,滿足企業不同生產周期、銷售周期的融資需求。如國開行浙江省分行向電除塵行業企業浙江菲達環?萍脊煞萦邢薰咎峁1億元履約保函、投標保函授信,促進該企業迅速擴張規模并成長為行業龍頭企業。積極創新特色產品組合和融資模式,促進產業鏈做大做強。如光大銀行杭州分行推出了集合新能源投資產業基金、綠色零碳信用卡、陽光低碳理財計劃的低碳金融服務套餐;廣發銀行杭州分行推出了預付款融資、應收賬款融資等供應鏈金融服務產品,支持節能環保產業鏈、貿易鏈的上、中、下游企業以及物流倉儲企業的業務整合,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力。
多方協作合力推進。一是與專業機構合作創新特色產品,如浙商銀行與隸屬于國家財政部的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出了清潔發展專項理財模式,截至9月末,通過該模式已向我省節能環保企業提供融資2.08億元。二是與地方政府合作助推產業轉型,如興業銀行杭州分行、招商銀行杭州分行等機構以嘉興等地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為契機,推出排污權抵押信貸業務,助力當地污染物總量控制和產業結構調整。三是與國外銀行合作引入先進理念。如泰隆商業銀行與德國復興銀行(KFW)合作開發專門針對小型節能環保企業的小額貸款合作項目,推出一個月貸款余額即達2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