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作者:環保新聞網|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滬環協)官方網 發布時間:2012-01-03 查看次數:1398
內分泌干擾物(EDCs)具有干擾人類和動物內分泌系統正常運行并導致異常效應的作用, 近年來, 隨著大量人工合成的化學品釋放到環境中,EDCs 已成為環境領域研究的熱點。已查明的多種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可引起類似雌激素的反應,如藥品、農藥、工業化學品、重金屬等〔1〕。美國EPA 將內分泌干擾物定義為“干擾那些維持機體平衡、生殖、發育和行為的體內自然激素的合成、分泌、傳輸、結合、作用或清除的外源性物質”〔2〕。水環境中的EDCs 主要來源于市政污水、工業廢水、垃圾填埋廠滲濾液和屠宰廠廢棄物等, 自然環境中天然的植物激素、動物激素和火山爆發等自然現象是其來源。
1 EDCs 的種類和特點
1998 年8 月美國EPA 公布了從86 000 種商用化學品中篩選出的67 種危及人體和生物的EDCs;日本于1998 年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水環境中EDCs 的普查, 并于1999 年公布了75 種EDCs;歐盟于1999 年制定了對于EDCs 的總體研究框架并公布了可能的118 種EDCs;我國在1999 年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規定了40 項有機化合物的指標。
內分泌干擾物種類繁多、結構復雜,并隨著人工合成化學品的增加而增加, 其總體上可分為天然和人工合成化學物兩大類, 按照其化學性質的不同又可分為持久性有機鹵化物、農藥、類固醇、防腐劑、塑料增塑劑、洗滌劑、金屬、其他物質等。
內分泌干擾物在廢水、地表水、沉積物、地下水甚至飲用水中均有檢出〔3-5〕,其具有以下特點:(1)大多數為脂溶性,化學性質穩定,易于生物富集。(2)濃度低,常以μg/L 或ng/L 計,極微量就可引起細胞功能的顯著改變。(3)劑量-效應曲線不具有線性特征。(4)干擾生物體的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神經系統或免疫系統的正常運行,影響結果隨生物的發育階段而異。(5)可以同其他化學物質產生聯合作用,具有三致效果。
由于人類活動,動物行為和人工化學品而釋放到環境中的EDCs 最終富集到土壤、地表水、沉積物或地下水中,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通過污水處理系統而排放到上述受體中。常規的污水處理工藝對EDCs 的去除效果非常有限,因此尋找更加穩定、高效的處理技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钚蕴课胶湍ぬ幚砑夹g具有出水水質好、運行穩定和操作簡便等優點,近年來成為各國學者研究的重點。